孝,其為人之本也,一個只有懂得回報父母的人,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。
感恩父母,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,才使我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冷暖。
父母從小把我們養大很辛苦,當我們可以自力更生時,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回饋父母。
陸歡和太太從小在崇明島長大,大學畢業後打拚20年,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家,而父母在崇明的房子卻日益破舊。
2016年,陸歡決定回到老家,翻新父母的老宅,讓他們住得舒服些,它和周圍其他「新農村別墅」不同,現代感十足。
陸歡還為房子開了77個窗戶,樹林、玉米地、傍晚的炊煙與晚霞,行走在家裡,就能在各個角落看風景。
父母最初對房子有很多不理解,經歷衝突、爭吵、互相理解後,一家人反而相處得更好了。
今年初,上海崇明陳家鎮附近的鄉村裡,突然出現了一棟奇怪的新房子。
它和周圍的別墅不一樣,沒有豪華大理石拼花,也沒有農村常見的「歐式」元素,而是一白到底,周身布滿了玻璃窗洞。
很多人甚至慕名去打卡,照片被曝光後,許多網友都以為是P的。但在陸歡看來,這只是他為父母蓋的一棟普通的養老房。
陸歡家的老房子建於1989年,因為建築老舊嚴重,陸歡的外公外婆、父母忍受著各種生活上的不便。
2016年,陸歡下定決心翻新老房。預算最初定了100萬人民幣(約新台幣425萬),並且計劃在一年內完成。
一開始,他在網上隨便找了一家設計公司,溝通完不到2小時,對方就扔來一張設計圖。
陸歡一看就覺得不對勁:「看起來就是我家隔壁那些別墅的樣子,太老套了。」
他和太太找到了建築師元秀萬,元秀萬在考察了老宅和周圍的地理環境後,給出了一個迥然不同的方案。
陸歡第一眼看到方案時,能夠感覺到房子的造型、結構將會和老房子有很大不同,但又想象不出,最後會是個什麼樣子。
但設計師的一句話打動了他:「這棟房子你會擁有20年,甚至30年,你要站在未來的眼光去看它。」
室內基本上就是白牆、自流平地面,沒有貼大理石,也沒鋪地板。除了燈和窗簾,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。
這棟白到發光的房子,和周圍鄰居們的家形成強烈的反差。很多當地人路過,都忍不住拿起手機拍照。
房子分為主樓和輔樓,共有三層,兩棟樓交叉排列,呈45°度角X型。
這在崇明當地是常見的建築類型,翻新後保留了這個傳統,主樓集中了客廳、臥室、工作室等功能空間。
通過一條5公尺長的玻璃連廊,可以走到輔樓,那裡有餐廳和廚房,外部還有一片可以延伸出去的平臺,鋪了防腐木,陸歡的父母喜歡在這裡摘菜、乘涼。
4年裡,陸歡和元秀萬風雨無阻,每個月都一起回崇明,跑了50多次,監工、尋找定製材料。甚至從甲方和乙方的關係,變成了好朋友。
房子的周圍有田野、苗圃、玉米地、樹林、雞舍,設計師元秀萬希望把這些自然風光串聯起來,做成一種動態的室內裝飾,所以設計了77個窗洞。
為了尋找77塊大小不同的雙層玻璃,陸歡花了小半年,才找到符合質量、切割要求的廠家。
動線的設計,是整個房子的另一大特色。
主入口原本正對著道路,設計師把它改到了側面,這樣既增強了老人出入的安全性,也拉長了一路走進去的景觀體驗。
進入玄關後,一路上分別能看到內、外兩個庭院。內庭院的這棵大樹,是整棟房子的中心位,如果從一層走到三樓,會有一種圍繞著它爬樹的奇妙感覺。
外庭院有大大的草坪,種著梨樹、柿子樹、羅漢松、枸骨樹,陸歡和孩子喜歡在這裡踢球、遛狗。
家裡有3個樓梯,2個在室內,1個在室外。都採用了極簡的造型,走在上面,視線不會受阻。
對夫妻二人來說,現在回家既是陪伴父母,也是在新家度假。設計師在臥房給了他們一個小驚喜:床頭後有一個半人高的門洞。
彎著腰從這個門洞鑽出去,就來到了朝南的陽台,還可以爬上紅色的室外鋼樓梯,到達三層的休閒室。這個小門,也成了夫妻之間,充滿童趣的體驗。
儘管陸歡的父母非常支持兒子,但在建造過程中,仍然發生過矛盾和衝突。
陸歡的職業是銷售,他覺得除了有耐心、真誠之外,善用溝通方式也非常重要。
陸歡聽到後,並沒有第一時間提出反對,而是時不時給父母看一些好看、舒服的家居照片,慢慢讓他們感覺,造房子也可以換一種方式。
但沒想到,大概半個月就想通了,「父母需要的是真心交流,當他們感受到尊重和理解,也會願意接納新的東西。」
半個月後,當父親發現,露臺上並沒有落葉和雜物時,就自然而然贊同了陸歡的選擇。父子倆一起鋪上了黑白石子,老父親笑著說:「自己還能在這裡做足底按摩。」
裝修過程裡,最讓陸歡感動的一次,是父親為自己找樹。
房子的正中央需要種一棵樹,要求生命力頑強、好養護,還要長得夠高。
父親嘴上說著:「客廳中間弄一棵樹簡直是浪費面積」,卻在無數個日子,瞞著陸歡,滿崇明地奔走,最終找到了一棵肉桂。
讓陸歡最難過一件事,是房子翻新時,外公仍然健在,他一直憧憬著住進外孫為自己蓋的新樓房裡,但遺憾沒有等到最後。
好在外婆住得特別開心,每次有鄰居來參觀,她都願意充當導遊,還止不住地誇讚外孫,造出了「自己想象不出來的房子」。
家裡的裝飾品幾乎沒有,窗簾、燈和必要的幾件傢具,一共就花了10多萬人民幣(約新台幣42萬)。
房子建成後,陸歡14歲的兒子更願意回老家了。每到週末,不僅四代同堂,很多鄰居、好友也被漂亮的空間吸引來做客。
當夜幕降臨,燈光從房子的77扇窗投射出去,從外面看起來,非常溫馨。
為父母打造如此純潔無瑕、視野遼闊的房屋,如此孝心想必讓父母相當感動!
大家對此怎麼看呢?